隊伍中的人感受到書卷氣息,內(nèi)心恰似風(fēng)吹麥浪異常寧靜。
“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?!?br/> “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(nèi)自省也。”
“人而不仁,如禮何?人而不仁,如樂何?”
抑揚頓挫的讀書聲,恍若圣人在時光隧道中訓(xùn)導(dǎo)喊話。
每位跟讀者臉上的都流露著非常虔誠的表情,追隨著先賢們的遺訓(xùn)。
高曉均以前讀過《論語》,但沒有多大的感覺。
現(xiàn)在才聽到第三句,每一句中的真意猶如醍醐灌頂直擊心靈深處。
并非因《論語》為儒家經(jīng)典而認(rèn)同,而是在價值理念上覺得許多事情就該那么做!
潘雨婷、王竹筠、孫瓊燕等人本是抱著熱鬧的心態(tài),卻不自覺得跟隨李長青一起朗讀。
當(dāng)聽眾們開始排隊購買韭菜的時候,潘雨婷、王竹筠、孫瓊燕等人才清醒過來。
“才讀一遍《論語》,怎么感覺跟讀幾遍似的,其中的意思就都記住啦!”
潘雨婷瞪大著眼睛,驚訝地張著嘴道。
“要是以前讀書的時候遇到李校長這樣的語文老師,也不至于高考語文不及格啊!”
瞌睡蟲羅雪芳捂著額頭,痛心疾首地說道。
“重點是讀書時會本能地對君子行為產(chǎn)生認(rèn)同,對小人行徑感到厭惡,真是有魔性!。”
章俊文捏著自己的下巴做思考狀,很認(rèn)同地點點頭道。
“國學(xué)大師!”,高曉均心里卻咯噔冒出四個字。
要將儒家經(jīng)典讀到如此程度,也只有一些畢生專研的國學(xué)大師才能做到。
高曉均望著正在賣韭菜的李長青,心里估摸著肯定不超過三十歲。
但每一位國學(xué)大師,都是皓首窮經(jīng),怎么可能這么年輕呢?
一位大山深處的小學(xué)校長震住魯美的教授,高曉均自嘲地笑著。
李長青確實不是國學(xué)大師,起碼在知識淵博的程度上相差甚遠(yuǎn)。
單論對《論語》、《大學(xué)》、《中庸》等諸子百家出品書的理解,卻非普通國學(xué)大師可比。
李長青對這一切卻毫不知情,賣完韭菜收拾東西打算回到鐘南山。
“剛才你讀書的樣子好酷啊,可以加個微信不?”,潘雨婷在孫瓊燕、王竹筠、羅雪芳的慫恿下鼓起膽氣對李長青說道。
“不好意思,我基本不用微信的!”
李長青在山里連手機都很少用,更不用說微信等社交軟件。
“好吧!山里頭都通網(wǎng)啦,你還不用微信?”
潘雨婷大美女一枚,第一次主動找異性要微信卻被拒絕,受挫地道。
“嗯!”,李長青只是點點頭,沒有過多的解釋。
山中天地青山石潭小溪為伴,書里乾坤今古圣賢成友,其中的快樂又有幾人能懂?
“哈哈!”,孫瓊燕、王竹筠、羅雪芳等人見潘雨婷吃癟笑成一團(tuán)。
“青哥,這要是大娘知道,能追著你說半天!”,李紅豆適時地道。
“呵呵,李校長對《論語》的見解鞭辟入里,受益匪淺!”,高曉均也笑著道。
“高教授過獎?!?,李長青道。
“李校長獨自一人住在山上?”,高曉均問道。
“嗯!”
“想帶著學(xué)生去山里寫生,又沒有向?qū)旅月?,不知李校長方不方便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