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歆坐在電腦前,眉頭緊鎖,看著電腦屏幕上的劇本。
不得不說,一級編劇小野,或者說小野的整個團隊,工作效率還是極高的。林歆在五月七號向“西江藍江影業(yè)”提交了全稿,五月十一日,第一版劇本,就火辣出爐了。
因為掛了個助理編劇的名頭,林歆也有幸第一時間,拿到這版劇本的只讀文檔。
當然,這個“第一時間”說得并不準確,因為小野的團隊在把文檔發(fā)出之前,是一定會辦理版權證明的;免得林歆、或者“西江藍江影業(yè)”,拿到劇本的全稿,就腆著臉說“這是我寫的”——十年前,這種事情出現得實在是太多了。
所以,這個劇本完成的日期,最晚也是五月九日,也就是說,兩天,四十八小時,小野的團隊就已經寫出了一整個劇本。這個速度,放在世界范圍內,也可以去競爭一下吉尼斯紀錄了。
不過,因為這本小說一直在網站上連載,之前他們完全可以做好相應的前期工作,所以,這并不是林歆皺眉的原因。
但凡從小說改編成影視,無論原著作者多么有名,無論小說本身多么轟動,作為編劇而言,是一定要在大情節(jié)方面,做出大幅度修改的。
也許是因為只有這樣,才能叫做“改”編吧。
像是以金大俠在華人武俠界的名聲、筆下小說的傳唱度,一些毫無名氣可言的編劇們,也會把他的文改得面目全非——很多人,包括當年的金大俠自己,都在指責導演瞎搞,然而很少有人去想,導演就是傻的嗎?他不知道這樣拍出來會挨罵嗎?制片方審核通過了的劇本,是他們可以說“我不想這么拍”,就能不拍的嗎?
至于編劇為什么一定要這樣大改,那理由就太多了。
一是如果不“改”一下,讀過原著的觀眾們,就相當于接受了官方劇透,對他們來說,后面的情節(jié)失去了懸念,自然也就缺乏了追劇的樂趣;這,也是大家津津樂道,最能說得出口的理由。
二是為了更方便、更合適地,服務于飾演某個角色的演員們,比方說,某配角在小說里形象極為突出、甚至不可或缺,深得讀者喜愛,但偏偏小說中他(她)的戲份極少,那么,做為編劇,就有必要給他加戲,反之亦然。
三是多方面的贊助商需要的某些軟廣告植入,這你不改臺詞,不改場景能行嗎?
當然,凡事也有例外,像之前大火的《某某祖師》,編劇就大刀闊斧的改了超多情節(jié),甚至還給男主強行加入了一段男歡女愛的大眾戀情,還要給其中的女二號增加戲份。但是,這波原著的死忠粉們實在太強大了,揚言“你敢這么改,我們就敢不去看”!結果,硬生生地把劇情又給扳回來了!這在業(yè)內也是實屬少見啊。
可就算想到了這么多種編劇會改變劇本的原因,林歆還是想不通,為什么這位一級編劇小野發(fā)給林歆的這一版大綱,從人物到情節(jié),都幾乎顛覆了整個小說的主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