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拙用手托著已經(jīng)搟壓一遍的面團,然后翻過來,讓皮料的一面朝下,酥料的一面朝上。
翻過來之后,他拿著搟面杖,繼續(xù)搟壓面團。
皮料因為是用水和油和面,所以有著很好的延展性,哪怕持續(xù)搟壓,皮料依然和酥料保持平行的狀態(tài)。
把面團慢慢搟成面片,然后繼續(xù)搟薄,差不多搟到七八毫米厚的時候,徐拙停了下來。
他再次端來清水,用刷子均勻的在均勻平整的酥料上,刷了一層清水。
刷過之后,徐拙拿出一包炒熟的白芝麻仁灑在了上面。
蜜三刀想要好吃,光有甜味還是不夠的,還得有香味兒,這樣吃起來才完美,才會真正達到香甜可口的目的。
而且炒熟的芝麻摻進去,會使得蜜三刀的口感變得更加豐富,吃起來也更加好吃。
另外,芝麻的加入,也能大大提高蜜三刀的腌制,使得這道小吃從視覺上就非常奪人眼球,讓人看了就想吃。
芝麻要多撒一些,因為這些酥料在油炸的時候會膨脹,要是芝麻撒少了就會變得不起眼,只有撒滿滿一層,這樣就算酥料膨脹,看上去也能知道有很多芝麻在上面。
把芝麻撒上去之后,還得用手均勻的抹一遍,把多余的抹掉,把沒撒勻?qū)嵉牡胤街匦氯錾?,防止芝麻出現(xiàn)堆疊等情況。
抹均勻后,徐拙拿著搟面杖,繼續(xù)搟壓。
這些芝麻剛?cè)錾系臅r候,其實很不牢靠的,假如這樣直接下鍋油炸的話,上面粘的這些芝麻幾乎會掉光。
只有重新?lián){壓一遍,這樣芝麻才能牢牢粘在酥料上,哪怕油炸也不會掉落下來。
徐拙用搟面杖,把原本已經(jīng)被搟壓到八毫米厚度的面片再次搟薄,搟到差不多六毫米左右的時候才算是停了下來。
停下來之后,他抓著面粉,在芝麻上薄薄的撒了一層。
撒面粉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接下來切的時候出現(xiàn)粘連的情況,另外剛剛?cè)鲋ヂ橹埃至仙纤⑦^一層水,這會兒撒上面粉的話,會和那些水分結(jié)合起來,這樣芝麻會被粘得更加牢靠一些。
撒上面粉之后,就可以切分了。
徐拙用菜刀,把搟壓好的面片切成三厘米左右寬的長條,切的時候最好用搟面杖做輔助,這樣切的更直一些,做出來的蜜三刀更加規(guī)整,賣相也會更好。
切好之后,接下來就到了見證……咳,就到了點題的時候了。
蜜三刀這道小吃,為什么會叫這個名字呢?
原因就是,在做的時候,要切上三刀才行。
徐拙拿起一片分好的長條放在案板上,抓著菜刀,從一頭開始切起,切的時候不能切斷,切到一半的時候收刀就行,然后間隔五六毫米再切一刀,同樣不切斷。
一直第四刀的時候再切斷,這樣一個蜜三刀的生胚就做好了,每一個上面都有三道刀痕,所以被稱為蜜三刀。
這個名字的來歷,有人說是乾隆皇帝金口玉言給取的,也有人說是蘇東坡靈機一動給命名的。
但是不管誰取的,這名字都非常別致。
特別是在一眾以食材賣相亦或者口感命名的小吃中,蜜三刀這個名字可謂鶴立雞群,幾乎讓人過目不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