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湯,分為濃湯和清湯兩種。
一般的高湯都是濃湯,把食材放在鍋里長時間燉煮,食材中的膠原蛋白等全都燉出來,使得湯汁奶白,看上去非常濃郁。
當然了,也有熬制時候就是清湯的,但那僅限于清雞湯。
做的時候,把肌肉和雞架放進鍋里,開小火,讓鍋里一直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(tài),因為鍋里的湯始終沒有沸騰,所以做出來的雞湯比較清澈。
但是雞肉和雞骨頭中的鮮香味道,卻因為長時間浸泡在熱水中,而早已經(jīng)浸出來了。
除了清雞湯之外,其他類的高湯想要變清澈,就得進行過濾。
所謂的過濾,就是把濃稠色白的高湯用某種食材進行過濾,使高湯變得清澈。
比如徐拙現(xiàn)在用刀背砸的雞肉茸,就有很好的過濾作用。
雞肉茸不僅能夠把濃湯變成清湯,而且還能去除高湯中多余的油脂、浮沫、肉渣等功效,可以說是高湯的過濾器。
之所以有這樣的作用,主要是被砸成肉蓉的雞胸肉,肌肉纖維還在,這些肌肉纖維被砸得非常松散,但又彼此相連,仿佛一張細密的網(wǎng)一樣,具有極強的吸附作用,能夠把高湯里的雜質(zhì)給過濾出來。
等徐拙把雞胸肉的肉蓉砸好后,鍋里的高湯已經(jīng)燒開了。
他把火開大,先把高湯熬煮一會兒,讓高湯徹底煮透,這樣里面的雜質(zhì)就會隨著高湯的沸騰而變得活躍起來。
然后他把砸好的雞肉茸放進去,同時把火稍稍調(diào)小一些。
順便又往鍋里放了幾片生姜和幾個蔥段。
放進去之后,徐拙在另外的灶上又架起一口鍋,準備給那些浸泡著的烏魚蛋片焯水。
焯水是做烏魚蛋湯必不可少的步驟,焯水不僅能夠有效去除烏魚蛋里面的腥味兒,而且還能把多余的鹽分給煮出來。
徐拙燒了半鍋水,里面放入蔥姜,因為烏魚蛋片的腥味兒很重,所以這兩樣最好多放一些。
另外還要準備一大碗料酒,這是做這道菜必不可少的調(diào)料。
只有大量的料酒,才能徹底去除烏魚蛋片里面的腥味。
鍋里的水燒開之后,徐拙用漏勺把盆里還在浸泡著的烏魚蛋片撈出來,略微控水。
然后將準備好的料酒倒進鍋里。
一大碗料酒的加入,使得鍋里的水頓時停止了沸騰,趁著這個功夫,徐拙把控好水的烏魚蛋片倒進了鍋里,順手把火調(diào)小。
烏魚蛋片富含膠質(zhì),所以雖然耐泡,卻極其不耐煮,所以在焯水的時候,一定不能用沸水,而是要用似滾不滾九十來度的熱水進行汆燙。
這樣,才能最大限度的讓烏魚蛋片保持完整,同時也不會出現(xiàn)被煮化的情況。
烏魚蛋片入鍋之后,要用勺子輕輕在鍋里攪動。
這樣能夠讓烏魚蛋片徹底在鍋里散開,同時也能讓烏魚蛋片受熱均勻,防止出現(xiàn)過熟的情況。
煮三四分鐘之后,差不多就可以把這些烏魚蛋片撈出來了。
其實傳統(tǒng)的做法煮制時間更短,不過傳統(tǒng)做法是把焯水過后的烏魚蛋片倒進高湯里繼續(xù)煮制,然后加入水淀粉胡椒粉進行調(diào)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