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文案,就是三個負責文字內容輸出的。
每個號從粉絲數據上看起來還行,但基本上都是買的死關注。
他們走內容也漫不經心的,純粹就是在混日子。
賀鋒對內容這一塊本來也就不熟悉,只看著他們每周做出來的內容數量還挺多的,就沒有責難他們。
——反正他自己也對那些不上心,就想著怎么從總部摳錢出來。
秦昆一開始沖著這三個發(fā)火,那是因為他們這三個就是做內容輸出的,他們沒有做出好的內容來,運營推廣什么的都沒意義。
本身質量不過硬,砸一百萬出去,也還是個廢物,只不過由普通廢物變成了鐵廢物。
有人就問他:“秦總,那你教教我們,應該做一些什么內容呢?”
“這個還需要教嗎?多看看別人怎么弄的不就可以了?”
秦昆顯得很暴躁,說道:
“什么議題爭議大,就寫什么。什么新聞火,就寫什么。你們是做流量的,流量來自哪里?流量就來自眼球!什么能夠吸引眼球,你就給我寫什么!我不要你們有流暢的文筆,多老辣的諷刺,只要你們能夠跟上每一個熱點,輸出情緒,帶上節(jié)奏,讓別人跟著你們的節(jié)奏走,被你們的情緒支配,那就夠了。這很難嗎?這不是有手就能做到的嗎?”
幾個文案不吭聲,心里都想著:“你說的容易,有本事你寫幾篇試試看?!?br/> 秦昆見他們幾個看上去不是很服氣的樣子,更惱火了:
“明白不明白,你們倒是給句話。這樣一聲不吭的是幾個意思?”
一個負責公眾號內容的文案說道:“秦總,你說得太過高屋建瓴了,我們境界低,還沒有理會到。要不你具體點說一說?!?br/> “你們做不了優(yōu)質內容,就給我蹭熱點,蹭熱點會嗎?”
秦昆拿出手機,打開微博,點到熱搜:
“把那些愛豆流量的熱搜繞開,有政治風險的避開,其余的熱搜,只要是有爭議的,就過去摻一腳。比如說這一條——未成年人刑責年齡該降低嗎?這個你管這幾個公眾號是吧?你就給我一個公眾號發(fā)文說該降低,把最近發(fā)生的那幾件未成年人犯罪的事情列舉出來,情緒表現的憤怒一些,那就完事了。然后另一個公眾號發(fā)文說不該降低,舉一些浪子回頭的故事,行文可以圣母一些,討打一些。然后你們就在哪里撕,公司花錢給你們推送,這就有情緒,有話題,有流量了。”
又對著負責微博的文案說:
“你幾個微博號也可以加入進去,把他們的公眾號內容轉發(fā)出來,然后幾個號各戰(zhàn)各的邊。就你們這個體量,也沒有誰愿意撕你們,你們自己撕自己就可以了。公司給你們買推廣,讓別的公司的大v參與進來,把話題搞熱。只要情緒足夠,就會吸引到跟你們情緒差不多的人成為你們的關注者?!?br/> 然后又避過一些有風險的熱搜和明星們買的熱搜,指到一條“養(yǎng)大型犬的心酸”:
“這個就更容易制造爭議了。愛狗的,討厭狗的,雖然不屬于多數,但每一個都很活躍,煽動他們的情緒,割他們的韭菜,僅次于性別議題。幾個號各給各的立場,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開小號故意說一些離譜的話引戰(zhàn),再加上公司的推送,流量不就很容易做起來了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