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趙鼎覺得很奇怪,為什么張正書看起來“不學(xué)無術(shù)”的樣子,很多經(jīng)書典籍,甚至都瞠目結(jié)舌說不上來,但他用大白話說出來的道理,趙鼎甚至覺得可以比古之圣賢更為透徹?以往,趙鼎有這個念頭的時候,他還以為自己是瘋了,一個“不學(xué)無術(shù)”的富家子,怎么可能比古圣先賢領(lǐng)悟的道理更深?
????但是,趙鼎越是思索,越覺得張正書說的話,更接近這個世界的真相。
????但凡是文人,一生都在追求著一個“道”字,這是他們認定的,要孜孜不倦追尋的真理。
????孔子說過,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?!鼻舱f過,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?!钡煌氖牵總€人追求的道不一樣。從司馬光的角度看,他追求的三代之治,人人盡堯舜,有錯嗎?沒錯,因在他看來,蕭規(guī)曹隨就是最好的,一切不變就能達到最好了。王安石有錯嗎?他的道,是富國強兵,是讓大宋再次崛起,一改積貧積弱的局面??礃幼?,也沒錯。
????那誰有錯呢?
????就是他們沒有達到一個共識,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坐下來談的興趣。
????這就是儒家定下來的基調(diào)了,始終貫穿儒家的前后——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甚至因為道不同,孔子誅殺了少正卯??陬^上我辯不過你,就肉體上徹底消滅你。儒家靠著自欺欺人的伎倆,在漢武帝時終于竊取了權(quán)力,開始展露它極為排外的一面,影響一直到宋朝,甚至在宋朝到達了巔峰。黨派之爭,沒有斡旋的余地,沒有商量的余地,上來就是干。不是你死,就是我亡。
????終宋一朝,都是不斷的在黨爭。這里面,要說沒有皇帝的默許,是不可能的。這就是所謂的帝王之術(shù),平衡嘛!
????趙鼎先前,很明顯的就是被這種言論給影響了。但是他接觸了張正書之后,跳出黨爭的桎梏,從全局看問題的時候,他居然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東西。比如,什么是國家。在這時候的宋人看來,國家是皇帝的,家才是自己的。國家倒了,換一個皇帝而已。家沒了,人就沒了??蓮堈龝贿@么看,要是沒有外敵環(huán)伺,這種想法是沒錯。但是現(xiàn)在,看看宋朝的境況,遼國、西夏、吐番、交趾,甚至高麗都敢陽奉陰違,對宋朝有好感的,居然是孤懸海外的東瀛。諷刺嗎?很諷刺,但這就是事實。
????當(dāng)張正書說出“弱國無外交”時,給趙鼎的沖擊,簡直就是直透心靈的。趙鼎第一次深深的察覺到了宋朝的積貧積弱,深深的意識到了宋朝的危機。
????于是,趙鼎開始轉(zhuǎn)而相信了張正書,因為張正書給出來的數(shù)據(jù),資料,都可以說明了一件事——宋朝積貧積弱太久了。
????“唉!”
????趙鼎微微嘆息了一聲,等到契約擬好之后,他才抬起頭問道:“那小官人,我們?yōu)楹我k報紙?”
????“當(dāng)然是要引導(dǎo)輿論了,要是做得好,我們甚至能影響朝政,力挽狂瀾。”張正書可是知道報紙的影響力的,當(dāng)然,如果統(tǒng)治者要賴皮,便是再多的報紙也沒用。不過,《京華報》只要提出了正確的建議,想必宋朝統(tǒng)治者只要不是眼瞎的,蠢到不會照搬的,估計都會有點改進吧?
????“嗯!”得知了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,趙鼎心中就舒暢了很多。